在4月2日举办的全省自然资源科普大赛决赛中,面对强手如林的专业选手,市局选送的2名选手从全省40名精英讲解员中脱颖而出,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徐雪敏以《水晶:科学与美的交织》喜获二等奖(全省第9名,表现得到省广电李炬老师充分肯定),海州分局李嘉雯以《卫星重力与自然资源:天上的“探测器”揭示地下宝藏》喜获三等奖(全省第23名),并获荔枝新闻采访。
近年来,市局认真履行《连云港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职责,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优化科普供给为重点,积极加强全市自然资源行业领域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线上线下协同、系统内外联动,构建自然资源科普工作格局,打造规范化建设、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的新时代科普生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自然资源科普工作者和科普讲解员。
为做好2025年度参赛作品创作和选手选拔,市局高度重视、精密谋划、精心指导,召开专题会部署,向全市系统和市域内省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广泛征集参赛作品。共收到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等系统内外9家单位9件作品,内容涵盖国土空间规划、执法监察、国土测绘、地质矿产、生态修复和林业等领域。作品创作数量、质量和内容覆盖范围均为近年之最。
市局综合处会同相关部门,对照省厅选拔要求,邀请有关专家,规范开展参赛作品和选手遴选。并将通过遴选的作品和选手推荐省厅,共2名选手取得决赛资格(全省共88家106名选手参加初选,共40名取得决赛资格)。2名选手虚心请教,完善作品,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强化演练,取得了近年来最好成绩。
科普工作作为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肩负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使命。下步,市局将面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需求,在省厅指导下,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和重大科技成果,依托科普基地、科普专家等科普资源,围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培育、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系统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海洋等各行业的特色资源优势,提升自然资源科普作品原创能力,持续打造自然资源科普创作队伍,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微视频。紧密结合“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世界城市日”等主题日,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活动,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大力营造崇尚科学和鼓励创新的风尚,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科普活动影响力。
供稿:韦 丽
审核:吴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