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台的主要考虑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强调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肩负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前段时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安排,我们在认真落实国家最新政策要求、充分征求地方相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印发实施了《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推出“19条”增量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能力水平保发展,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政策灵活性稳投资,进一步支持文体旅和养老托育等设施建设促消费,以高效务实的举措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二、文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以务实管用为出发点。将政策出发点落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所提政策举措兼具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聚焦小切口,围绕具体情形和应用场景,将政策举措量化细化具体化,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路径。
二是以集成创新为着力点。在研究落实近期国家层面文件中新内容、新政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省实际,在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底线,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前提下,谋划提出更大力度、更好落地的细化举措。
三是以回应关切为落脚点。在政策起草过程中充分征求各设区市及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对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具体政策建议,加强分析研究、合理吸收采纳、及时回应基层关切,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三、文件主要内容
文件从强化规划空间保障、优化用地用海“应保尽保”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方式、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支撑能力共五方面推出19条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全省经济回升向好。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空间保障。一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主要是明确规划依据,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可按照“单元+街区(地块)”模式分层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外零星城镇建设用地直接编制报批地块详细规划图则作为规划许可依据。乡村地区可通过编制村庄规划或制定“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作为规划许可依据。二是优化城镇发展空间。依法依规开展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允许对规划指标进行适应性完善,全面支持城市更新。三是保障乡村发展空间。积极开展整县域和跨乡镇全域整治,鼓励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地区,可结合全域整治,将小块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归并为大块宗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属于经营性用途的允许入市。四是统筹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线。亟需在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未覆盖区域实施的重大产业项目,允许编制报批地块详细规划图则作为规划许可依据。
(二)进一步优化用地用海“应保尽保”机制。一是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将当年度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两新”项目、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纳入省级统筹,确保所有项目用地计划保障到位。二是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全面推行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成片开发方案中进一步分类合理明确公益性用地比例,将难以定位的乡村零星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通过“列清单”方式纳入村庄规划,将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和用地预审集成办理,支持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开工。三是提升规划许可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三证齐发”,鼓励地方探索提高规划许可审批质效的务实举措,实现“拿地即开工”。四是优化用海审批服务。选址位于集中连片的“未批已填”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的项目,符合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实行打捆整体论证。公益性用海可同步提交海域使用权许可和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五是创新全生命周期不动产登记服务。提供“交地(海)即发证”“发证即抵押”“竣备即发证”等全链条服务,支持“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加快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六是提升涉土行政处罚质量。对初次违法、违法情节轻微以及主动整改的,可以不予处罚、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三)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方式。一是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立体、组合配置。探索不同产权、不同门类、不同空间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相邻国有建设用地组合供应。探索盐穴等特殊地下空间与土地、矿产等要素协同供应。二是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构建以亩均产出效益、绿色节能降碳、生态投入管护为核心的“标准地”差异化供应机制。推进产业园用地综合整治,推动零散工业用地向园区集聚,推动产业园区提级扩能。鼓励统一规划建设产业邻里中心。三是推进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提出按照原地类管理、无需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可实行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政策等的适用范围,支持文体旅和养老托育等设施建设促消费。
(四)进一步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一是优化结构提升供给质量。落实控增量、盘存量、优质量的要求,统筹合理安排各类住宅用地布局、结构和规模,优化规划指标要求和管控规则,满足多元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二是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鼓励通过企业优化开发、合作开发、依法依规转让和政府收回收购等方式,“一地一策”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允许利用已出让未建设的存量住宅用地建设改善型住宅。
(五)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支撑能力。一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海洋经济蓝色金融服务专版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性开发海洋产业信贷产品,推动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二是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紧缺性矿产资源为目标,全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推动发电、干燥、供暖等方面的梯级高效综合利用。三是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数智支撑。鼓励支持各地推进实景三维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研制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多类型多尺度地理时空数据成果,支撑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四是加强碳汇技术攻关。探索生态系统碳汇和地质碳封存路径,推动滨海盐碱地生态改造。
文件最后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底线的前提下,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勇于担责、敢于创新,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水平,奋力争当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19条措施的解读和落实,细化相关配套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指导市县用好、用活政策,以高效务实的举措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附件: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