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公示
关于开展江苏自然资源智库2025年度开放合作项目公开择优遴选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5-03-25 09:03  浏览次数:   来源:   [ ]

为更好发挥科学决策咨询支撑作用,根据全省自然资源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现就2025年度开放合作项目公开择优遴选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题指南

(一)研究类项目

1、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创新研究。诠释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内涵,开展省内外调研,分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不退化目标下,现有保护机制成效、存在的困难堵点,在“大食物观”背景下,围绕耕地占补平衡、耕地用途管制、“非粮化”防控治理、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等方面,聚焦“稳数量、强监管,提质量、优布局,优生态、惠民生”等,研究提出创新性的对策建议,提升数量、质量、生态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效能。

2、存量土地盘活创新模式研究。开展省内外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现状与路径调查研究,摸清我省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现状与亟待化解的难题,深入分析增量与存量用地的演变关系,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可选取开发建设高品质住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制度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制度创新、存量房地产盘活、产业园区用地提质增效、城市更新中若干关键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区分类提出江苏省存量土地盘活创新模式建议;关注城市更新模式与路径创新,结合省内外先进案例,以推动自然资源协同融合管理为目标,提出城市更新与详细规划、存量土地盘活、生态保护、金融激励、应急管理等工作协同推进举措建议。

3AI赋能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梳理当前AI在自然资源相关领域应用和发展现状,分析AI技术在调查监测、智慧规划、矿产与能源勘查、自然资源全要素监管、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智慧化办公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应用潜力,客观评价AI对自然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与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出AI技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制度创新建议。

4、文化赋能国土空间资源要素高效能利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结合典型案例,评价国土空间治理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剖析空间资源要素价值转化路径,分析现存问题与面临障碍,阐释文化赋能国土空间要素资源利用的内在机制,并探索构建“文化—技术—空间”协同的国土空间治理框架与应用场景,以促进国土空间资源要素的高效能利用。

5、江苏资源高水平保障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机制政策创新研究。分析江苏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以及两者协同的具体内涵,研判江苏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资源问题;构建江苏高质量发展与资源高水平保护协同评估体系,构建协同机制框架,包括资源管理机制、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市场驱动机制、技术协同机制等;根据各地耦合协同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区域提出差异化对策建议。

6、调查监测数据汇聚集成规则研究。界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范围、类型,研究现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体系,明确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定义与分类框架,厘清数据汇聚集成的内涵与核心要素。梳理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技术工具及典型应用场景,对比不同区域数据汇聚集成实践,聚焦数据壁垒、技术短板、管理漏洞等核心问题,提出数据汇聚集成的规则体系与实施路径。

(二)调研类项目

7、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与路径创新调查研究。调研梳理国内外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机制的技术理论与实践探索,总结现有技术、制度、路径上的不足。分析国土空间“多规合一”、数治化转型背景下规划实施监测面临新需求,聚焦分级分类监测路径、规划评估与反馈机制、监测标准与法律体系、监测数据融合与标准化管理机制、公众监督与社会参与制度等方面,提出关键举措建议。

8、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查研究。基于“多规合一”新规划体系新要求,开展省内外城镇开发边界情况现状调研,结合城镇建设用地使用速度与剩余空间分析总结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成效,梳理城镇开发边界存在问题,提出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方向与举措建议。

9、用地用林政策协同融合调查研究。开展省内外自然资源用地用林政策调研,梳理现有用地与用林核心政策,对比管理目标、指标、管控要求差异,识别用地、用林政策在规划、审批、监管等环节的矛盾点,分析用地用林在部门权责交叉、数据共享壁垒、管理流程障碍等方面协同难点,搜集政策执行冲突案例,提出促进土地与林业政策协同融合的关键举措与创新建议。

10、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规则调查研究。基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内涵与属性特征分析,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调研,总结提炼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主要模式,了解各地组合供应现实需求,剖析在批供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类型、不同权属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规则与方案。

二、遴选说明

(一)申报主体

1.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承担任务相匹配的良好工作业绩、技术力量和支撑保障条件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独立申报或由2单位联合申报

2.申报项目负责人须为牵头申报单位在职在岗人员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和工作积累,限报1项(含在研项目)

(二)资助经费

项目分为研究项目和调研项目两类研究项目需完成研究报告(不少于5万字)1份、核心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高质量咨政报告1篇及以上配合智库举办专题研讨会执行期为2025411月,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调研项目需完成调查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1份、咨政报告1篇及以上执行期为202549月,资助经费不超过7万元。相关成果体例及内容要求参照《江苏自然资源智库开放合作项目研究成果要求》(附件1)执行。

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需填写江苏自然资源智库2025年度开放合作项目申报书(附件2)。项目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均须在项目申报时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严禁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伪造材料骗取申报资格等科研不端及失信行为。因不良信用记录正在接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

2.纸质文件采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五份,左侧装订,加盖单位公章送至智库秘书处(江苏省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3.电子文件内容与纸质文件应当保持一致,盖单位公章后,发送至智库邮箱。

4.申报截止时间(纸质文件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2025418日。逾期送达恕不接收。

)联系方式

人:陈  025-86599966

   箱:jszrzyzk@163.com

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58号建邺大厦规划院807室,陈扬(收)。邮编:210017

 

附件:

1.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开放合作项目研究成果要求

2.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2025年度开放合作项目申报书

 

 

 

 

 

                          江苏自然资源智库

江苏省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20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