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宁分局 > 办事服务
耕地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08 21:41  来源: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  字号:[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确实保护耕地”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国策。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战略性问题。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耕地可以分类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

  我国耕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1.耕地总量少、人均占有量更少。全国20.3亿亩,人均约1.52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浙江耕地约3000万亩,人均0.55亩,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2.优质耕地少。全国6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高原等中西部地区,缺水、干旱、气候条件差、土壤质量低。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平原优质耕地更少。

  3.后备资源少。全国可垦土地约2亿亩,但集中于西部生态恶劣地区,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很多。浙江省的情况更加严峻,后备资源严重匮乏。

  4.耕地减少的态势比较严重。城市化、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多。剧统计,全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约300万亩,浙江省约20万亩,30%为平原优质耕地。生态退耕、土地沙漠化、自然灾害、农业结构调整,也造成大量耕地减少。

  5.耕地质量下降趋势明显。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硬化、碱化;环境污染严重,许多耕地重金属污染程度很高,主要是镉、铅污染。

  6.耕地闲置抛荒改变用途现象严重。粮食价格低、种粮经济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等,造成耕地闲置抛荒,种植苗木、花卉、水果、养鱼等改变用途情况也十分突出。

  7.耕地的产出能力降低。耕地质量下降、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缺水干旱等,导致耕地产能有所下降。

  8.耕地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重用地保障轻耕地保护,违法占用耕地情况时有发生。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主办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天宁分局承办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竹林北路256号天宁科技促进中心10楼    邮编:213003  联系电话:0519-69661586
苏备案序号:苏ICP备20041260号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59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187号